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难 忘 华 阴(二)

    来源:    点击数:2206 时间:2021-03-09
    

    1.jpg



            风雨人生路,江山万里行。漫漫征程,何以为家。

            我工作的铜川耀州69号信箱到1974年已是“风雨飘摇”了,原因是冶金工业部在陕的两大“冶建”公司(九冶、十冶)在战略上作了重大调整,“十冶”在秦岭深处建设金堆城钼业公司;而九冶在陕西承建的几个工业项目即将竣工,如宝鸡钛厂(902信箱),铜川西北耐火材料厂(3号信箱)等。公司的大本营及分公司将面临搬迁,行业内部流传着许多小道消息,有说北上首钢,有说东去淄博,有说去河南中原……单位动迁,人心慌慌。我们在铜川耀州已生活工作几个年头,那矗立的厂房,轰鸣的机声,啧吐的炉火,以及我们亲手挖筑的“战备防空洞”是多么亲切,依依难舍。新去的地方在哪里浑然不知,更让人揪心的是铜川是陕北与关中的交界处,距延安近,即使交通不便家中有紧要事,两日也可回去了!要是到了外地,别说回家用时长,就是通封信少说也得一个礼拜。那个年月在外工作,游子与家人通讯联系方式主要是书信和电报,人们都怕来电报,寥寥数语,不是“病危”,便是“永别”,而书信则是最温暖的联络方式,真是“家书抵万金”啊!

    奔 赴 华 阴

            七月初,职工们的担忧、猜测终于有了着落,公司公开了新迁的地方,革委会肖书记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操着江浙口音传达上级部省文件,作“战斗动员”,九冶新的搬迁地方是陕西汉中。转战陕西大战汉钢是九冶的大势所趋,除华阴孟塬一公司在建的华山冶金车辆厂继续建设外,全部撤到汉中,参加汉钢大会战!他的讲话还未完,人群中便嗡嗡开了,那是个啥地方!交通不便,坐火车一去就得十多个小时,冬天大雪封山,汽车越不过秦岭。有的悄声骂领导瞎眼了,怎么带我们去这个鬼地方……肖书记提高嗓门说汉中是个好地方,鱼米之乡,天天吃大米……有个山东老乡顶上去,好个屁!你们南方人吃大米顶过年哩!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职工思想动员工作,思想通不通都得执行上级的决定,这是“革命任务”也是对每个职工的关键考验!

            时令已进入冬季,铜川大香山布满了红叶,耀州漆水河缓缓流淌,搬迁指挥部最后一次通告,截止12月底全部搬迁完毕,职工在新的工地上欢度元旦。

            我接到通知,有幸分配到华阴孟塬一公司,而未翻越秦岭南下汉中。就要分开了,从此天各一方,团总支的青工朋友们聚集一起,满腹心事,深情话别。风雨人生,漫漫征程,江山万里,后会有期。

            临行前,我满怀深情地在厂区转了一圈。再见了铜川!再见了耀州!我背上铺盖卷径直走向厂区不远的孝北堡火车站,乘上了东去的列车。

            几个小时的列车行程,我来到了华阴,在孟塬车站下了车,当年的孟塬火车站(以后改为华山车站),是陕西东部陇海铁路段较大的车站,东穿黄河进入山西,南驰潼关驶入河南中原,是连接秦晋豫三省要塞的大枢纽,孟塬是陇海干线的必经之道。我出站后踱步在孟塬车站望着风驰电掣般穿行的列车,不禁想起了当时流行的电影《铁道卫士》插曲。“海啦啦啦,海啦啦啦!天上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这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反特影片最流行的歌曲。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每到火车站,青年们就会哼唱这首经典,置身于故事之中。秦岭像一条巨龙横卧东西,冬日的华山天高云淡,五峰并拢,远望真像一朵美丽的大莲花。

            我是个浪漫者,几小时前还对离别耀州感怀惆怅,而现在的情绪又很快游移到“异国他乡”了!    

            哦!华阴——华山,一年前我曾来过贵地并说我还会来的,但要等到“农历三月十五朝华山”的日子。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我提前来了,这次不是匆匆过客,而是长住“沙家滨”了(京剧“沙家滨”中的台词,意为住的时间长)!我要长时间融入您的怀抱,在这片美丽的沃土上耕耘、成长……

    2.jpg

    一九七五年作者(前左一)同工人师傅修厂区铁路

    3.jpg

    一九七五年八月,作者第二次登华山在西峰劈山救母处大铁斧前留影


            我很快上班了,公司位于华山东峰的黄甫峪,面前的大山是高耸入云陡峭的“王道岭”,再往西是“老爷岭”。黄甫峪是华山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黄甫峪与荆家房村连接几公里的一大片竹林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蔚为壮观。异地他乡的华阴山水田园风光旖旎,清风扑面,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


            元旦过后,春节将临,冶建公司的职工多半是“一头沉”,单身汉,一年一度的探亲潮开始了。辛苦一载,回家过年,职工们谁不想给家里带些当地的土特产让家人高兴呢,也显示在外工作的家人有出息。


            华阴良田万顷,水源充足,地沃丰茂,建有“军垦农场”。虽是隆冬但集市上新鲜蔬菜格外抢眼,尤其“九眼莲”、蒜苗和柿饼成为探亲职工的抢手货,价格便宜质量好,而这两种菜和柿饼又易在火车、汽车上携带,路途中三四天也不会坏。山东、东北,西北一些地方冬天很难吃到新鲜菜,那时候没有大棚菜,就是我的家乡陕北冬天的菜也只有土窖里的洋芋、萝卜和大瓷瓮腌的酸菜,所以这鲜绿青翠的蒜苗和华山泉水浇灌下的“九眼莲”是职工探亲给家中的最好礼物。


            党总支书记李家才是山东临沂人,30多岁,山东大汉,为人豪爽,能喝酒,平时职工食堂只要有卖的蒜苗炒肉和拌莲菜,他总要各买一份,喝着八角钱一斤的红苕酒(当年最便宜的白酒),很过瘾了!李书记和我都是“以工带干”,一月三四十元工资,那时企业干部都想“以工带干,原因是干部每月30斤粮食不够吃,工资比工人还低几元,别小看那几元,就是半个月的生活费。


            一天李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递给我一支“大雁塔”烟说:锦荣,我计划腊月二十八日坐火车回山东,到临沂老家,可能大年三十上午了!我问,年货准备好了吗?还是老一套,两大竹筐蒜苗,一筐九眼莲,两瓶西凤。我说,书记,你贩菜呀!那么多不嫌累?他笑笑,老家冬天没有啊!我一年没回去了,左邻右舍、七亲八姑……还怕不够分的哩!我们家乡过大年桌上有这个青蒜炒肉,那宴席就是上档次了,他们能不给我竖大拇指吗,能不说我有能耐吗。这两瓶西凤,一瓶大年除夕家人喝,一瓶要孝敬老岳丈。老岳丈也好这口,有这个西风,他逢人便夸我是好姑爷,再送些蒜苗,九眼莲老头更高兴了,哈哈,你嫂子也不会把我踹下床了。


            你这个团书记要帮我个忙,在腊月二十八日早上带个小青年到孟塬火车站,帮送上火车就行了!到临沂站,我二弟有个手扶拖拉机来接我,三十上午就到家了。


            28日早上,我带着小王如约送李书记上火车挥手致别,望着东去的列车,心里未免阵阵酸楚,艰难时世,苦乐年华啊!


            春节过完,职工像候鸟一样,从四面八方回到华阴,述说着回家团圆过大年的欢乐和两地生活“牛郎织女”的无奈与烦恼。但都说家里人对华阴的蒜苗、九眼莲是过年的好礼物,来年要多带些。我说下一年探亲我要多带些柿饼,我的老家不生长柿树,华阴的柿饼特别好吃。


    物华天宝 地灵人杰

            华阴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东起潼关,西邻渭南,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华阴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陇海铁路横贯东西,1991年改为华阴市,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华阴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汉张良誉为“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之地。据考证,中国历史上的“四代帝王、五代后妃”皆为华阴杨姓人氏;尤为清廉为政,名彪青史的“关西夫子”杨震,革新诗风的“初唐四杰”之一杨烔,五代时期大书法家杨凝式等,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与影响源远流长,那倾城倾国的杨贵妃也是华山这块风水宝地人氏。


            华阴气候宜人,境内人文景观和地理景观交相辉映。秦岭七十二峪,华山的黄甫峪,仙峪便是其中之一;华阴境内秦岭北麓六条南山支流:方山河、葱峪河、罗敷河、柳叶河、白龙涧、磨沟河绕华山与渭河交汇。


            华阴位于八百里秦川东部,物产丰饶,农林牧渔自然条件优越,沃野千里。早在西汉时期就是京师粮仓,有“天赋华阴美,地藏瓜果香”之称。动植物资源丰富,仅动物资源有54种,罗敷河中的大鲵(娃娃鱼),山上的金钱豹、野猪、黄羊、穿山甲等动物罕见。华山松、油松、侧柏、荞木植物110多种。


            华阴工业金属矿产资源蕴藏丰富,有金、钼、铜、铁、铝、铀矿藏及稀土;还有硅石、水晶石、花岗岩等,华阴地热在关中东部名列第一。

        

            春天来了,华山冰雪结晶,华阴百花盛开。华阴特有的红香椿山民们挑到厂区来卖,色泽鲜红,气味芳香鲜嫩,实乃珍品。我到华阴才真正第一次吃香椿,地理差异,陕北的椿树都是臭椿,不能食用,而华阴的椿树叶都是芳香的,每逢礼拜日,工人们就上王道岭、老爷岭采香椿芽,那可真是绿色食品啊!香椿炒鸡蛋,那可是上等的美味。有一个礼拜天我也进山采香椿芽,从早上七点开始登王道岭,王道岭位于华山东,海拔一千多米,上到半山腰,看见几个山民将一头肥猪四蹄捆绑,抬在肩上下山到城里卖。道路崎岖难行,经过询问山里有个村庄,去县城一趟,往返几乎一天,哦!美丽的大山,你可知晓山民们生活的艰辛,华山神灵啊,能否给开掘一条宽敞的山路啊!太阳快要下山了,我采了一袋子“香椿”喜滋滋地返回厂里显示收获。车工刘师傅是采香椿的高手,他看后说,你采的这香椿芽是漆树芽,这两个芽不仔细辨认很难分清,漆树芽和香椿芽几乎一样鲜红鲜红,这不能吃有毒哩!我说怎么看都一样?刘师傅将芽一折,便有白汁流出,看,漆树芽有白汁液,香椿芽没有。刘师说采时要一看、二尝,香椿芽有香味,而漆树芽则没有。我在华阴跟刘师学会了用食盐腌制香椿的技术,在以后岁月里每年春天我都会买些香椿腌制,喝稀饭、夹馍那真是美味佳肴。


            夏天的华阴瓜果飘香,过渭河十几公里便是大荔沙苑农场,(历史上大荔华阴曾合并为一个县)名闻三秦的大荔西瓜一车车运往华阴,成堆的摆在街头路口,杏、桃、梨、葡萄、山楂、甜瓜等应有尽有。


            华阴的鱼很多,当年青干班刘耀说多的喂鸭子里,还真有此情,但这是多年前的事了。当地的老乡说前些年我们当地人不怎么吃鱼,鱼很便宜,一天卖不了第二天就臭了,有些就喂了鸭子了!这几年鱼价不断上涨,都是迁到华阴的大企业,外省职工,爱吃鱼,市场上的鱼价就上去了。


            秋风吹渭水,华山层林染,秋天的华阴硕果累累,金秋的华山更是灿烂夺目,那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深秋的秦岭山岩上、沟壑里,水晶柿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引得我们每到礼拜天便爬上柿树摘食,熟透的柿子皮一剥,甜的粘牙,真好吃呀!还有一种柿子叫“牛心柿”子,硕大尖圆,像红红的心脏。游客到此必要带些。那时的柿子非常便宜,一斤两角钱,在树上摘食村民们不要钱,只要不折断树枝。

     

    名胜冠三秦

            我在上文写了华山的奇拔险峻、巍峨风光,而华山景区的胜景星罗棋布,只将几处主要景点记录笔端,呈现读者。


            首景华山玉泉院。玉泉院位于华山北麓谷口,通往华山的必经之地,玉泉院坐南朝北,环境优美,园林古朴。相传,这里曾经有一眼泉水与华山顶上镇岳宫的玉井相通,因而得名玉泉院。此地曾为北宋著名道士陈抟隐居修真之处。玉泉院西部有回廊、石舫、无忧亭、含清殿、希夷洞、山荪亭等建筑。亭旁的无忧树亦为陈抟手植,希夷洞内有宋代石刻陈抟卧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玉泉院东部有华佗墓、回廊和十二洞等。玉泉院傍山依水,泉流湍湍,古木参天,青竹傍岩,情趣盎然。冬季,大雾纷飞,几株腊梅怒放,真似人间仙境。


            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匾额“玉泉院”苍劲有力。大殿的上方悬挂着清光绪书写的“古松万年”,后殿大门上悬挂着慈溪太后书写的“道崇清妙”。在前殿的两侧,分别竖立着“华山全图碑”和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康有为曾写诗赞美玉泉院、“谷口清泉引曲流, 长廊回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

    4.jpg

    冯玉祥将军题立的施政碑(摄于一九七六年)


            玉泉院的匾石上有许多名人的精美石刻,其中有刘若水书“太素元精”,朱笠青题“复兴中华民族”,冯玉祥题写的“水利救民”“人类平等”等。


            除了石刻外,还有一块神秘墓碑,上书“神医华佗之墓”,相传华佗的弟子在华山一带行医,华佗常来居住,去世后,弟子为华佗建了衣冠冢。


            历代名人政要咏华山诗词灿若繁星,恕不一一细述。


            我徒步九次攀登华山,去过玉泉院已无数次了,单位距玉泉院两公里多路,礼拜天、节假日,在华阴“几大国企”的职工家属都会到这里游览休闲赏景,或领亲朋好友,同学老乡到华山谷口的必经门户玉泉院一游,在那进山谷口的左侧悬崖上,“奇险天下第一山”石刻下留个影,即使不登山,别人也当做来华山了。当年玉泉院不卖门票,随便进出,真是天然的生态公园,有了烦恼心事到“无忧树”下坐坐,默默许个愿,忧虑便烟消云散了。

    5.jpg

    作者(右)同中国冶金报西北记者站刘纪生站长,在华山玉泉院无忧亭前合影,左侧是那棵无忧树。


            有人说华山十步一景,而玉泉院则是一步一景,正是有这样好的天然园林,吸引了影视制片厂纷纷来玉泉院拍摄外景。电影《李清照》就是华山玉泉院拍摄的,人们经常看电影但对拍电影却特别稀奇。那是1979年冬天,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组来到玉泉院,天空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华山披上了银装,玉泉院在冰雪中更是异常俊美,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扮演者是著名影星谢芳,谢芳主演的《青春之歌》、《早春二月》等影片家喻户晓,在崇拜英雄的年代,她扮演的主角成为我们这代年青人的偶像。谢芳来到华山玉泉院,谁不想近距离地瞧瞧大明星呢?谁不想亲眼目睹电影拍摄的全过程呢?20多岁的我不顾天寒地冻,几次到玉泉院看《李清照》的拍摄。


            李清照影片在玉泉院的拍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影片的成功,不仅演员重要,还要有相关的景象映衬,更使自己萌发了对电影文学的热爱,尝试电影文学剧本创作。


            “五岳第一庙”西岳庙。西岳庙也是我往来最多的景区。华山脚下,距玉泉院北五公里,占地215亩,有一座被称为“陕西小故宫”,中华五岳庙中西岳庙规模最大的,被称为五岳第一庙,历史上曾有56位帝王到华山巡游或举行祭祀活动。西岳庙建筑规制是极高的,定型是北京故宫、宏伟壮丽、庄严肃穆,西岳庙古松参天,碑石林立。庙内有艺术和研究价值极高的碑石,千百年来,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唐玄宗李隆基御制的“华山碑”,碑高50余尺(相当17米),高大精致,世间碑石难出其右,被称为“天下第一碑”。


            唐玄宗曾曰、“天下之碑,莫大于此”。黄巢起义军自潼关进兵长安,经华阴焚西岳庙,可惜华山碑惨遭火烧水激,化为乱石一堆,只留碑座,就是今天所见的“御制华山残字碑”。


            西岳庙矗立这众多的碑石,被誉为陕西的小碑林。


            在众多的碑林中,有一块不高大却格外醒目的石碑上题“”关西夫子”,这便是名扬华夏的关西夫子碑,是清代道光年间为纪念东汉杨震而凿刻的。杨震为何被称为“关西夫子”,也被称为先生,是说他学问大和孔夫子不差上下。杨震作为名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深植内心,他入仕后品行端正,声名清廉,他拒收礼物。振聋发聩的给送礼者回答:“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句话让王密羞愧难当,“四知”更成为传颂千古的名言,作为颂扬官员高洁品行的代名词被广泛运用。


            “清白传家”成为杨震留给后人的另一份重要精神遗产,从杨震到儿子,孙子、曾孙家族四代人一直清白为官,并都列为三公高位。华阴县杨家村一户杨震后人的房子里,一面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墙一直保留着,对于杨氏家族而言格外珍贵,杨震后人衣服绣有“四知”,意为不忘先祖品德。


            杨震一生公正,两袖清风,不为自己捞取半点好处,他虽然官至太尉,但子孙常吃素菜,出门步行。华阴市东宫村有一块巨大的牌坊上写着“太尉杨震故里”。牌坊上的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