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亚投行之后又有亚金协 它是什么来头?

    来源:中国证券网    点击数:1220 时间:2017-07-27

        7月24日下午,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简称“亚金协”)在北京举行成立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协会成立大会致贺信。这是继亚投行后,又一家由中国发起的“亚字头”重量级国际机构组织。

        因何而生?

        亚金协主要由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金融行业组织、相关专业服务机构以及金融领域有关个人自愿结成,协会首任理事长由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任秘书长。

        尽管这个协会才刚刚成立,但其酝酿时间却并不短。

        早在2015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主旨演讲中便提出,探讨搭建亚洲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

        随后,李克强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等多个国际会议场合表示,中方积极倡议支持筹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

        中国领导人之所以多次提出上述倡议,是如今亚洲的发展现实使然。

        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17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显示,三分之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加速,使该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亚洲经济增长对全球增长贡献率高达60%。

        不过,亚洲依然存在发展不足、不平衡等问题,不少国家更面临出口下滑、债务规模扩大、经济持续下行等挑战,甚至还一度出现货币大幅贬值和资本加速外流等现象。这样一来,加强地区金融机构交流和金融资源的整合,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和推动资金融通,就成为当务之急。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在成立仪式上指出,当前亚洲金融体系运作存在明显缺口,部分经济体拥有盈余储蓄,但却难以找到足够的可投资项目。如何撬动这些经济体的巨大储蓄投入到缺乏投资的经济体当中,需要官方轨道和私有部门通力合作。

        在此背景下,前述倡议很快得到区内外金融界响应。2016年3月25日,来自亚洲、欧洲、美洲12个国家河地区的38家金融机构齐聚海南,参加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发起会议,并签署《发起设立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意向书》。

        今年5月11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成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议案,表明亚金协筹建工作基本完成,并列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截至目前,先后有来自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7家机构作为创始会员加入亚金协,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产管理、金融教育及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向何而去?

        众所周知,亚洲是一块曾被金融风暴摧残的土地。

        1997年那场著名的金融危机从泰国萌芽,随后一路席卷亚洲北部乃至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日本、香港、韩国均受重创。危机造成本区域许多国家和地区民众资产大幅缩水,部分国家社会秩序甚至因此陷入混乱。

        杨再平看来,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教训之一,就是危机前中后基本没有区域金融合作,以至于各相关国家或地区“以邻为壑,轮番货币战争”。

        而2008年危害更加广泛的国际金融危机,则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终于达成了共识,即全球性金融危机,必须依靠全世界人民的力量、各国政府协调一致的行动共同应对。

        以“联通合作、共治共享”为宗旨的亚金协,正对接了这一需求。

        泰国央行行长维拉泰指出,尽管东盟地区与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但跨境金融交易成本居高不下,本地区货币跨界结算使用范围非常有限,且区域性银行在各国家市场占有率较低。

        他认为,亚金协的成立不仅将促进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投资活动,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本区域的劳动生产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包容性增长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促进联通与合作将成为亚金协工作的重点。该协会将推动亚洲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区域贸易金融合作、区域银团贷款合作、区域泛金融犯罪合作以及金融风险防控合作等。
    此外,亚金协还将充分发挥亚洲各国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激发亚洲巨大市场潜力,推进跨区域经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合作,从而对可能发生的区域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预判及防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亚金协作为区域性国际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虽然注册地在中国,但实际上还扮演着融合亚洲、联系世界的国际性平台角色。

        据介绍,该协会将按照非政府组织规则运作,不会带有中国官方色彩。协会将由全体会员共建、共治、共享,为全体会员共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