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著名画家刘文西逝世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数:958 时间:2019-07-08

            

    2a986805-c06a-47e3-8933-e5e5234a1352.jpg.jpg

            2015年9月16 日,刘文西在延川县梁家河接受陕西日报记者采访时留影。       刘强


            本网讯  先生走了,带着画笔,就像60年来无数次的外出写生创作。不过,这次——他走得很远、很远。7月7日,著名美术教育家、黄土画派创始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刘文西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86岁。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1950年在上海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先生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至今。60多年来,刘文西先后前往陕北上百次,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创作了大量反映陕北革命历史题材和表现当地风土人情的作品,创立了黄土画派。1997年,刘文西为第五套人民币创作毛泽东肖像,被更多人所熟知。他的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陕北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长卷《黄土地的主人》等。他出版个人作品集10余本,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祖孙四代》《知心话》等25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柏桦   百川)


    编者的话

            他走了,却把时代风流写在了黄土地上。

        著名美术教育家、黄土画派创始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刘文西先生,于7月7日在西安病逝,享年86岁。

        心中有感情,画中有真情,他用一生笔墨倾诉对人民的深情。60多年来,他扎根黄土地,与老区人民建立了深厚情谊,用几千幅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记录风土人情,创作出大量反映时代精神的画作,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

        今日刊发记者5月初对刘文西先生的专访,并推出纪念刘文西先生专刊,以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

    记者   柏桦

            1957年首次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时,他就被深厚的黄土地、高远的蓝天、淳朴的人民、丰富的民间文化吸引。60多年来,他先后前往陕北上百次,画了几千幅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记录着那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创作了众多表现时代精神的深入人心的画作。他,就是画家刘文西。

            标志性的帽子,简朴的衣着难掩他精神世界的富足。60多年深入陕北与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让他能够在一系列作品中将黄土地的风土人情精准而洗练地表现出来,并形成自己稳健、凝重的画风。

            今年5月初,刘文西接受了陕西报记者的采访。“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艺术抱负,真正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也就是如何解决‘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只有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刘文西的话语,正是他身体力行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