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图为现场放飞和平鸽。 新华社发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新华社发
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出席并讲话。
同时,在曾遭遇浩劫的古城南京、在浸润着同胞血泪的白山黑水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抗战纪念场所,各地群众也通过各种追思纪念活动重温民族痛史,缅怀同胞先烈,祈愿和平永驻。
上午10时01分,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古城南京,江上的轮船、路上的汽车跟随鸣笛,轰鸣声震荡着城市的大街小巷。
第五个公祭日,在南京,“默哀一分钟”不再是一种情感和道义上的约束,而是写入《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成为一种硬性要求。该条例进一步明确,国家公祭活动期间,国家公祭设施周边禁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本市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应当停止刊播一切娱乐性报道或者节目。
冬季的北京寒风凛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场上,身着黑色衣装的人们神情严肃,手中的白菊在风中微微颤动。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正式举行。当雄壮的国歌声响起,人们高唱国歌,国歌声毕,低首肃立,共同悼念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抗战将士、民族英雄及国际友人。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序厅内,象征抗日英灵浩气长存的一座金字塔形卧碑前,人们秉烛祈祷,向卧碑敬献红烛,寄托哀思。“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孩子们质朴的朗诵声在纪念馆中回响。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