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显示,超九成受访者通过手机获取新闻,客户端为民众在手机终端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渠道。
这份报告全称为《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报告中收纳了2015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的城市居民舆情调查,其中包括对民众基于手机端的新闻接触和使用行为调查。
报告称,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93.5%的人平时通过手机获取新闻信息。手机已经成为重要的新闻信息获取平台。
蓝皮书指出,中国新媒体在世界新媒体格局中有强势表现。截至2015年底,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6.97亿。微信凭借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会话数量,成为全球社交应用软件的领先者。60.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微信上遇到的疑似谣言最多,该比例远远高于微博的15.2%和论坛贴吧的21.6%。报告调查显示,人们认为最常见的谣言主题为健康养生类、食品安全类和人身安全类,同时人们也认为这几类谣言有较高的欺骗度。
哪些人群是微信谣言的传播主力军?调查显示,60后”与“70后”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平辈朋友爱转发真伪难辨的信息,而“80后”和“90后”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父母长辈爱转发此类消息。
报告称,这说明在人们印象中,中老年人更容易被谣言蛊惑。不过在本次问卷的谣言识别能力得分上,并未表现年龄差异。
(钟欣)